【转载】ARJ21-700飞机通风窗空中开启攻关记(原文已经全网删除)

beining      6718阅读

原文地址: | 网页链接
原文已经删除。
其他网站没有完整原文,这里把Google快照摘录下来,以资存档。

我不知道作何评论。

ARJ21-700飞机通风窗空中开启攻关记

时间:2014年07月07日 15:27 来源:中国商飞公司新闻中心

  近日,ARJ21-700飞机通风窗空中开启试飞顺利完成,标志着历时两年的ARJ21-700飞机“通风窗空中开启”攻关的胜利结束,同时标志着ARJ21-700飞机在取证交付道路上又迈进一步。

  何为“通风窗空中开启”

  通风窗空中开启是目前ARJ21-700飞机82项攻关中关键一项。由于缺乏经验以及对条款理解不到位,设计初期的ARJ21-700飞机并未考虑通风窗可打开。而随着设计的深入和对条款理解的加深,最终发现此条款叙述逻辑中的另一层含义——需要空中打开,也就意味着要试飞。

  经过与各个专业的反复讨论,负责该项条款验证的总体布置专业伴随着一片质疑声提出试飞验证,此时所有人心里都在打鼓:通风窗在设计时就没考虑空中开启的情况,现在空中能开启吗?开启后气流会影响驾驶员操纵飞机吗?雨天的时候雨水进入驾驶舱怎么办?结冰条件下通风窗是否会冻住无法开启?在通风窗开启的试飞高度找不到结冰环境怎么办?

  ARJ21-700飞机是第一次完全按照CCAR-25部要求设计,国内之前并没有进行过通风窗空中开启的试飞经验,在此领域的经验是一片空白,试飞员不知道该怎么飞,国内民航飞行员更是没有在航线上碰到通风窗开启的情况,机组操作手册上也没有通风窗空中开启的说明。通风窗空中开启后对飞机造成的影响没有人能说得清楚,试飞员对通风窗空中开启的试飞始终没有足够的把握。

  压力也是动力

  面对种种未知,总体布置设计人员一度不知所措,但设计人员从未气馁,在经历短暂的茫然后,在领导的鼓励下,他们顶住压力,整理验证思路,查阅资料,调研、计算、仿真、试验、修改,一路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化解质疑。

  全程负责该项攻关的设计员张垠博说:“质疑是压力,但也是动力,就一个破窗户,我就不信打不开它!”说这句话时,张垠博眼中透露出一种兵来将挡、直面挫折的勇气,更闪烁着千方百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总体布置室设计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说明通风窗开启后对飞机的影响,让试飞员接受通风窗空中开启的试飞。通过在网上搜寻,设计人员找到了一个通风窗在起飞和着陆时的视频,并咨询国外试飞员,了解了整个试飞过程。设计员对照视频内容和咨询结果,详细向试飞员介绍了通风窗整个开启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包括机组之间的准备,机组的穿戴设备等一系列内容,让试飞员对通风窗开启试飞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与此同时,总体布置室设计人员在ARJ21-700型号副总师赵克良和总体气动部领导的带领下,在结构、强度、气动、载荷专业的通力配合下,针对通风窗空中开启和开启后驾驶舱环境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

  从通风窗地面静止开启试验到通风窗空中开启地面静载荷试验;飞机从低速到高速,从低空到高空,通风窗开启过程受到的气动载荷、开启力和驾驶舱环境变化都做了详细的计算分析。为了保证试飞安全,总体布置室的设计员还针对各种试飞可能性进行了详细的安全分析和评估。

  完成分析评估后,负责该项攻关的设计员张垠博前前后后多次去试飞院向试飞员汇报计算分析结果。多少次上海-阎良的奔走,多少次各个专业的协调,设计人员不懈的努力和细致严密的分析,终于消除了试飞员的顾虑,试飞员最终同意进行通风窗开启的试飞。

  逆向思维很重要

  由于试验设备有限,无法直接在通风窗上加载气动载荷,让飞行员进行机上试验。设计人员通过计算发现通风窗所受的气动载荷力较大,超出一般情况下个体能提供的拉力,飞行员可能无法开启受到气流作用的通风窗。通风窗攻关人员将此问题上报给了攻关组。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ARJ21-700项目副总指挥郭博智提出:“飞行员能否开启通风窗并不一定需要到机上试验,可以在机外模拟飞行员的坐姿,拉测力器,测试飞行员的实际拉力,将测试到的飞行员拉力和理论计算结果对比,飞行员拉力大于计算结果,通风窗就应该能够开启。”郭博智一语道破了天机。

  长期以来攻关组成员都将思维禁锢在了直接测试当中,缺少了逆向思维。攻关人员立即到上飞公司进行了通风窗开启力的模拟,通过模拟测试发现参加测试人员的平均拉力都大于计算值。在郭博智的建议下,攻关组很快解决了困扰攻关人员多时的问题。

  局方对我们竖起大拇指

  在试飞院同意进行通风窗开启试飞方案的同时,上飞院总体气动部的副部长党亚斌带领总体布置室设计人员亲自向局方汇报了通风窗开启试飞的整体思路和具体实施方案。

  当局方审查代表看到设计员为通风窗开启试飞做的前期准备时,十分惊讶,认为我们已经为通风窗空中开启验证做了十分充足的技术准备,无论是地面试验还是计算分析都很详细和严谨。当我们提出雨天和结冰天气进行通风窗开启试飞时会存在天气难找等困难,局方审查代表详细查看了我们的分析数据,认为我们的分析已经很详细,表示可以不用进行雨天和结冰天气的审定试飞,只进行晴天研发试飞即可。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局方的这一决定让ARJ21-700飞机试飞架次至少减少4个架次,节约大量试飞时间。设计人员多年的攻关和不懈努力,终于在这一刻有了体现。

  目前,通风窗空中开启试飞已经顺利结束,通风窗按照条款要求的速度能够正常开启,并能提供规定的视界。本次攻关让设计人员又一次深刻地领会——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1收藏   6718阅读

这个网站上还有的时候我看了......
真的呵呵呵了............
颇有一种GOng产主义的优越感.

zyzrichard   2014-07-11 07:27:27
1

刚搜了下,这篇文搜狐上还有。
对这种体制只能呵呵了。

zaifly   2014-07-11 12:39:46
2

原文看了好多遍,还是没搞明白 通风窗空中开启 有啥意义。
当然这文章,呵呵

真的ty爱   2014-07-11 13:10:39
3

@真的ty爱 意义就是,某公司技术人员都不知道应该按什么标准造飞机。

beining   2014-07-11 16:41:06
4

這是把飛機當公車巴士造的節奏???呵呵....

kenneyc   2014-07-12 00:42:05
5

@kenneyc 不按标准的车算私自改装,不能上路的。

beining   2014-07-12 03:34:52
6

小弟愚問:請問飛機的通風窗是指什麼,有什麼作用

heatonfire   2014-07-12 10:07:00
7

@heatonfire @真的ty爱 貌似空中开启只是一种简单的说法?极端例子可以参见某BAC 1-11,CAP侧窗户空中脱落。

gat01   2014-07-12 10:18:43
8

@gat01 就這樣聽起來不會失壓嗎???

heatonfire   2014-07-12 14:33:31
9

@heatonfire 就是为了试验窗户意外打开会对飞机有何影响,包括操纵方面。失压只需按照普通机舱失压来处置,试飞过程中则是飞行员测试全程佩戴氧气面罩。

gat01   2014-07-12 15:12:26
10

@gat01 原来是这个原因,谢谢解释

真的ty爱   2014-07-13 08:53:28
11

*******

surprwbd   2014-07-16 09:01:39
12

这有什么可喷的?不明白

ffraymond   2014-07-17 23:45:21
13

@ffraymond 某公司的设计人员都不知道是什么要求。

beining   2014-07-18 00:33:47
14

@beining 有点没转过弯。。意思是 空中开窗的 意义是 检查 如果全机任意一个窗失效、爆裂、掉落后对 整机的气动影响?

infinitysky   2014-07-18 11:17:35
15

@gat01 @infinitysky
說不通啊!
如果只是要試驗艙壓失效,用小當量定向爆破就可以了,何必要求飛行員臂力?
或是保守一點,用機械液壓去撐開都行...
但文件裡面又強調飛行員臂力問題?!

我其實一直想不通的是:真要測試低艙壓對飛行的影響,何不乾脆點,
『找架B-17飛上2萬呎』,一切都解決了...
這還是二戰就飛不知道幾百萬架次的作法...
省點錢,去訪問一下二戰英美轟炸機飛官也行啊...

全世界都想盡辦法避免空中失壓,也多得是空中失壓的事故報告、調查,
結果現在發文獻說要「正式」測試空中失壓是...?

kenneyc   2014-07-18 15:49:16
16

@kenneyc 爆破什么的别了。。那个算爆炸式失压基本就是废飞机的节奏。。还不如地面静力试验呢。。 估计还是可能是测验气动影响。
另外跑去问别国的飞机驾驶员基本不怎么靠谱,人家会不会说都是一回事。而且就算是问到了 也是那一个型号的飞机。。那么本机怎么办?本机还是要做实验。 随便找一架飞机去飞的意义跟测试本机的意义 是不一致的。
同样的经验和实例在不同飞机上还真的不能简单套用。好比有的飞机掉个玻璃 没事,有的飞机掉个玻璃就严重影响飞机的稳定性了。
我觉得可能文章的引导方向就不对。。。本来是测试气动性的他们跑去看失压了。。
求哪位大神指点。。这文章看的云里雾里。。。

infinitysky   2014-07-19 16:17:45
17

@infinitysky
好吧,雖然我看過流言終結者裡面那集地面失壓測試印象很深,裡面就有用到定向爆破(對舷窗)。
小當量的話頂多就拳頭大的洞,止裂條不是作假的。
但既然有疑慮,那我們先略過。

來說點比較實際的...
高於一萬呎飛行高度的現代客機,都會自動進行艙內加壓,
一般是加壓到等同於高度6~8千呎氣壓的艙內壓,大約是海平面氣壓的75%~80%。

要測試失壓對操控的影響,

(地面)搞個逆向閥或是(空中、安全高度、安全速度)關掉斷路器。

這樣測試還少了負壓對飛行員的傷害(參照英航事件)。

真有什麼意料外的狀況,回覆斷路器(或是關掉逆向閥),降回1萬呎,理應可以安全降落。
要測試失壓對氣動的影響,

縮尺比例模型進去跑次音速風洞,感測器會告訴工程師所有他想知道的數值...

有條件的話,甚至可以去跑全尺寸風洞...

這些部份做完,有累積一定理論基礎後,才有條件上去作真實的失壓模擬。

不然,失壓會造成的影響都不知道,讓試飛員上去玩命?試飛員的命就不值錢了?

這篇文章在我看來只有兩個用意:
1. 工程部門:

元老院!我做得很好呦!飛行員也很賣命呦!我需要加薪!我需要預算!我需要嘉獎!
2. 宣傳部門:

客戶們!我們的客機可以開無敵聖盾呢!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呦!有沒有人想風險投資啊?

kenneyc   2014-07-19 20:26:16
18

@kenneyc 也就是连FAA要求什么都不知道 就敢设计飞机。

相当于不审题就敢答卷。

都拍脑袋么。

beining   2014-07-19 20:38:19
19

例題:
一人身高1.7米,體重55公斤;一樓高10層,每層高2.8米,樓板平均厚度0.45米;
試求此人於頂樓墜樓後最大速度。

然後這個學生就帶著空速表從頂樓跳下去了...

kenneyc   2014-07-19 21:44:52
20

商飞:临时工实习生编辑写的文章

conandoyle   2014-07-20 11:05:18
21

@beining 【离题】话说十二楼这个账号 surprwbd 是肿么回事

usernamejim   2014-07-26 10:35:23
22

像这样? | 网页链接

顺便求图片出处和可信度。

usernamejim   2014-07-26 14:51:22
23

@usernamejim 封号了。在这作死不是搞笑么。

可信度0。

beining   2014-07-26 16:15:43
24

@usernamejim
圖片右下的黑桿應該是知名極限運動攝影機GoPro的配件延伸桿。
極可能是不知道哪個沒常識的廣告公司的傑作,但原檔已經消失無法證實。
三月份曾經被放上美國Reddit網站,結果被廣大美國鄉民噴翻...
Reddit網站討論串連結:
| 网页链接

可信度當然是0,100% CG/PS。

kenneyc   2014-07-26 22:40:37
25

只能说呵呵了。它们自己信吗

crafty   2014-09-08 12:36:52
26

高!实在是高!

johnsonkong   2014-09-09 08:07:21
27
登录 后发表评论